第2199章 功过参半(上)-《正义的使命》
第(2/3)页
结果,陈军由于宠溺儿子,错棋连连,一步步露出马脚。
眼看陈军自身难保,不得已找郑令文摊牌。
最后甩出威胁话语,言外之意,如果郑令文不保他,他就将自己送给郑令文钱财时,偷拍的证据发给纪检部门。
郑令文一听,心里冒汗,但脸上却一如往常的平静。
假模假式的安慰陈军一番,实则已经暗起杀心。
通过其远方亲属的关系,买通杀手。
利用偶然创造出来的机会,偷偷在陈军随身携带的速效救心丸上面动了手脚,致其死亡。
除掉陈军,也解决了郑令文的心头大患。
只有人死了,才会永远闭嘴。
那些他和陈军见不得人的勾当,也就烟消云散,不得而知了。
谁成想,他的那位亲戚,酒醉失言,被有心人记下。
郑令文昏迷,才有人敢将这一情况如实向上反映,最后到了祁仲模这里。
一传讯,他的那位亲戚,都没扛过三个小时,痛快招供。
由此,陈军之死,终于真相大白。
当厉元朗得知郑令文犯下滔天大罪后,也产生过一个疑点。
在和张全龙说话时,厉元朗提出,郭启安不遗余力的力保郑令文,仅仅出于信任吗?
张全龙最早也是警察出身,上警校的时候,念的又是犯罪心理学。
综合他的经验,他提出一个观点。
认为这种情况是存在的,但也掺杂另外别的原因。
比如说,有把柄被对方攥住。
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。
郑令文倒了,郭启安也会受牵连。
也就是说,郑令文把自己与郭启安深度捆绑。
只是,厉元朗询问过纪委方面,到目前为止,还未发现郭启安有任何违法乱纪行为。
纪委办案人员,在对待腐化分子经验丰富。
他们侦办郑令文的时候,也考虑过类似问题。
可了解很久,一点迹象没有,极大可能性是,郭启安是干净的。
对郑令文高度信任,可能就是看走眼了。
要不是有这个结论跟着,厉元朗绝不会给郭启安的丧事,定下这么高的规格。
第(2/3)页